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,各类前沿技术不断突破,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迎来一轮轮激烈竞争。这个过程,作为鑫源集团创始人的龚大兴一直在思考,如何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带领鑫源稳步前行?
\n1997年创业之初,摩托车行业正值扩张期,很多中国企业忙着铺摊子扩产能,龚大兴却带着团队一头扎进车间打磨发动机核心技术。当时有人劝他:“市场行情这么好,赶紧组装销售赚钱!”他却回应:“没有过硬的技术,跑得越快摔得越惨。”
\n正是这份执着,让鑫源摩托车后来在越南市场站稳脚跟,一年出口量突破10万辆,靠的就是比同类产品故障率低30%的硬实力。
\n在农机领域,针对我国南方丘陵地形特点,龚大兴带队研发微型收割机,研发团队在重庆、四川、贵州等地农田里蹲点6个月,收集了800多条农民的建议,最终通过改进16项结构,将机身宽度压缩到1.2米。
\n至此,收割机就能在狭窄田埂间灵活作业了!“农民的需求就是创新的方向,再花哨的功能都不如耐用的品质。”这是龚大兴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\n在收购意大利SWM品牌没多久,龚大兴就迅速组织技术团队分批进驻意大利工厂,用两年时间消化吸收宝马摩托车的制造工艺。他要求团队“不仅要学会怎么做,更要搞懂为什么这么做”,最终将欧洲的精细化标准融入鑫源的生产体系。
\n深耕汽车领域多年,鑫源在智能制造转型中,龚大兴的“硬功思维”更加凸显。在他的推动下,鑫源汽车建立了星原架构,推动企业自主技术创新,加速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道路。
\n截至目前,鑫源集团已拥有大三电研发团队及国内领先的研究实力,掌握了整车系统集成与匹配、整车控制系统、电驱动系统三大关键核心技术。
\n全面拥抱智能化,打造集柔性生产与智能制造于一体的“未来工厂”,成为鑫源集团“加速度”发展的关键词。
\n据了解,鑫源汽车涪陵制造基地的“未来工厂”,能同时实现30多种车型、上万种配置的柔性排产,整车一次性下线合格率超99%,生产效率提升20%。目前鑫源汽车已拥有重庆高新区、重庆涪陵区、越南、意大利等全球制造基地,形成“整车+零部件”垂直配套产业链,智造体系化实力日益增强。
\n此外,还大力推进与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的合作,与动力电池行业龙头--宁德时代在新品开发、技术论证、三电测试领域进行深度战略合作,与科大讯飞、腾讯、海康微视等在语音交互、导航、智能驾驶等项目上协同研发,为鑫源集团创新发展添翼助力。
\n如今,鑫源集团的“4+1”产融平台上,每一项创新都带着实干的印记。龚大兴说:“智造不是秀肌肉,而是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。”这种不逐风口练硬功的坚守,正是鑫源在智造创新之路上行稳致远的密码。
\n原标题:“技术派”龚大兴:龚大兴打造鑫源集团“智造基因”配资世家炒股配资开户
天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